“父亲和癌症病魔抗争了近10年,他去世前,肝脏已经严重肿胀,这种痛苦一般常人难以忍受,医生都说他的意志力超乎想象。”昨天,在衢州殡仪馆的纪念灵堂里,邱明轩的儿子邱征追思父亲,泪水涟涟。
邱征说,父亲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不忘细菌战调查事业,临终前,他特意嘱咐将近几年收集的调查资料,交给在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工作的外孙女婿吕成冬,让他完成未竟的使命。
“要是每个受害地区
都有个邱医师,该多好”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邱明轩一直致力于挖掘被掩埋的真相,调查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历史,收集抢救了大量珍贵资料。2001年1月,他以医学专家身份,远赴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参加中国细菌战受害者的对日维权诉讼一审第19次开庭,并作证揭露日军在衢州实施的细菌战真相。
时任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的王选回忆:“对中国专家的出庭证词,国际各大媒体非常关注,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BBC等国际有影响的媒体,均以‘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出庭作证,细菌战仍在危害中国’为题,进行了大篇幅报道。”美国《新闻周刊》还对邱明轩进行了专访。
作为央视首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选曾在邱明轩主编的《莫忘历史——抗日战争在衢州》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慨:“要是中国每一个受害地区都有一个邱医师,把这段历史收集起来该多好。”
王选回忆说,初次遇见邱明轩是在1996年8月,她与日本民间细菌战调查团来衢调查细菌战史实。
彼时的邱明轩顶着烈日,抱着厚厚的历史档案资料,带着调查团一处处寻访昔日的战争遗址,倾听受害者的哭诉,将衢州细菌战真相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在日本友人面前。
对于眼前这位投身细菌战调查已经数十年的老人,王选感到由衷地敬佩,她建议邱明轩将调查成果集结成书,让更多人铭记。
1999年,经王选牵线,在美国纽约华侨陈宪中、陈威的资助下,邱明轩出版了首部细菌战专著《罪证——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史实》,以铁的事实,首度披露了侵华日军在衢实施细菌武器攻击,造成衢州连续8年发生传染病大流行,累计发病30多万人,死亡5万多人的人间极罪。
该书日后还作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对日诉讼案递交的重要证据,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年2月12日,王选在衢州中医医院探望重病的邱明轩李啸摄
9岁的他目睹日军暴行
“惨绝人寰的历史真相不容遮盖”
1940年10月4日上午,侵华日军在衢州空投小麦、大豆、谷子、棉被、布匹等物品,然而这并不是对中国饥民的恩赐,而是带有鼠疫的细菌武器,6天后,死亡的阴影开始笼罩衢城。
其时,邱明轩年仅9岁,战争与死亡的阴霾缠绕着他的童年,他目睹了日军在衢州的种种暴行,目睹了数以万计的家庭惨遭荼毒,目睹了广大军民为保卫家园展开的生死血战。
邱明轩曾回忆,正是这段特殊的苦难,让他立志行医济世,博爱众人。
从部队转业后,邱明轩终于圆了此梦,这以后,他长期在衢州卫生系统工作,曾任衢州卫生防疫站站长、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等职,带领医务工作者,努力抗击消灭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等地方病与传染病。
上世纪90年代,邱明轩在撰写《衢州卫生志》时,发现1940年至1946年间,衢州减少了近10万人口,而背后的原因则直指日军在衢实施的2次细菌战。
曾在童年目睹这一惨剧的邱明轩,抱定信念,必须揭露和搞清这段真相。历时40多年,他长期深入细菌战受害地区,跋山涉水遍访细菌战知情者、受害者和死难者亲属,收集了翔实的原始资料,先后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等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共积累形成细菌战文字资料100多万字、照片100多张。
“战争虽然过去,但惨绝人寰的历史真相不容遮盖。”2010年8月10日,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邱明轩将他搜集的史实资料和出版的三本细菌战专著全部捐赠给了衢州市档案馆。
大家都应该想想
对于细菌战,我们还能做什么
“秉承家国情怀,继承历史责任”,这正是邱明轩一家四代人血脉中流淌的精神基因。
邱明轩的父亲是民国《衢州日报》总经理,留下了衢州大量珍贵的抗战史料;2008年,在邱明轩与细菌战受害者代表杨大方、吴世根的奔走下,细菌战衢州展览馆建成开馆,唤醒一座城市的悲怆记忆;2009年,柯城区作为全省试点,率先对细菌战受害者实施免费医疗救助,而这背后,离不开邱明轩的女儿、时任柯城民政局局长邱艳的积极推动。
“邱医师用一生的实践启示我们,对于细菌战这段历史,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行动起来。”王选认为,随着一代细菌战研究者和受害者步入迟暮之年、陆续离世,年轻人有责任扛起这个重担,“大家都应该想想,我们还应做些什么?”
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受害者协会(筹)负责人吴建平说,该协会致力于救助衢州细菌战受害者,进一步调查细菌战史实,但筹备成立10多年来,一直找不到主管单位,无法登记注册,许多活动就此搁置,深以为憾。
5月12日,衢州细菌战真相调查第一人——84岁的原衢州卫生防疫站站长邱明轩,因癌症晚期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没有等到见证抗战胜利70周年的荣耀时刻。
“邱医师做得太多了,他是累垮的,为了追寻衢州细菌战真相,他燃尽了自己的一生……”得知噩耗,著名社会活动家、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中心研究员王选痛悼惋惜。